年初赛程公布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对于热衷于现场看球的我们来说,这会是一个很特别的赛季。
特别之处,在于我们会遇到很多在工作日的主场,经历下班之后没空吃饭直奔球场和散场之后直奔地铁这样的特别体验;在于我们会在球场感受天气渐暖,连续见证从10度到30度的天气;在于我们会在4月拥有5个主场,却又在之后漫长的4个月里可能只有5个主场。
在密集赛程里连续主场作战,对于球队来说不用长途跋涉一定是一个利好,但对于很多球迷来说则也会有一点疲惫。
我查了一下,上一次如此密集的主场还要追溯到特殊时期之前的2017赛季,8月的比赛里我们经历了5主1客,5个主场中也包括了2场足协杯——而当时,那场足协杯半决赛也是我们5个主场里唯一赢下的一场比赛。
这一回,一个月里单线作战却5次到现场看球,这让不少朋友都不得不与家人反复解释:中超排的赛程,我们也没办法……
于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场比赛,我拉着家人一起来看球了。
比赛日当天,在球场附近办完事之后,我们散步了一公里来到球场边喝咖啡。
回想了一下,在这漫长的一个月里,好像从来没有哪次看球之前如此悠闲。7点的比赛,我们5点不到就坐在了飞洲一楼的咖啡店室外——一个月前还要穿着外套出行的我们,一个月后在嫌弃室内太闷热。
这好像是今年第一个大家都齐刷刷穿上短袖球衣的比赛日,但球衣的一致程度却出奇地高。这赛季的这件球衣,曾被说成是便利店店员工服,如今却成为了大部分球迷看球的选择。
想起几位曾在耐克工作的朋友各自告诉我的同一个事实:国内球衣的销量上,申花是独一档,没有任何第二家俱乐部可以与申花比较。在正式发布前因为泄露图被吐槽得体无完肤的球衣,依旧成为了联赛中最畅销的款式。
我穿了一件两年前的球衣,当时这件脱销的程度远超今年,在二手平台上的价格一度翻了五倍。
我在2023年重新回到看台时,曾计划每个赛季都要把我所有的球衣轮流穿一遍。最近才发现,如果算上所有主客场球衣,总数早就超过了一整个赛季的主场联赛比赛数。
我总是记得之前中超的主场比赛里,十之八九都是在一个有零有整的时间开球的:19时35分。
但这天的比赛依旧不是在这个时间开球。在经历了18时、20时之后,这次的开球时间填补了中间的空缺:19时。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开球的时间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原则安排的。习惯了五大联赛每次周六日规整到一成不变,甚至是有些死板的开球时间之后,我不得不每次都为了新的开球时间,重新适应和调整我的比赛日安排。
我相信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最近几个比赛日里,由于工作日和休息日交错,比赛时间也飘忽不定,所以我有一些朋友们甚至无法掌握赛前聚餐的时间安排。有过提前一个半小时坐进空荡的看台,也有过开球前十多分钟终于挤过高峰期间的安检,挤进已经不剩几个空座位的看台。
这次是我是前者,我的朋友们是后者。八万人的天幕很好,赛前的音乐也不错,但总感觉比起虹口差了点意思。
在虹口的时候,我们早到的朋友会在旁边的高点打会儿桌球,然后掐着点走向球场,还能迎接进场的大巴。
我还记得现在的这首进球音乐《I will survive》曾是某个时期的开球时间热身歌单,还有《Sugar》,以及一度成为我早上闹钟铃声的《Hotline Bling》。
比赛的氛围依旧是轻松的。毕竟按照计划,这几场主场都是必须拿下的三分。开赛前,马悦欢迎了远道而来的武汉球迷,而首发秀的时候,欢呼声最响的则是难得首发的谢鹏飞。
但我们依旧做好了丢球的心理准备,甚至在即将20分钟却还没有丢球的时候小小庆祝了一番。毕竟过去的6场比赛里,我们有5场比赛是率先丢球的一方,其中4场更是在20分钟左右的时候就已经1球落后。
没过多久,我们就又庆祝了一番。谢鹏飞的横传,特谢拉的推射破门:看回放的时候才发现,这球甚至原本是打向原角的方向,但贺惯躲闪不及,把球挡进了近角。
类似的剧情下半场又发生了一次,路易斯的任意球又经过了一次奇奇怪怪到看台上看不清的折射,最后让门将扑了个空,球缓慢地滚进网里。
剩下的比赛时间就开始逐渐变得折磨。谢鹏飞被换下,米内罗登场,贡献了让人梦回10年前的表现。三镇两次破门,但好在都被判越位在先。其中第一次破门,越位的程度堪称是体毛中的体毛。
好在是零封终于颤颤巍巍地保持到了终场哨响,新赛季中超的第一个零封有惊无险地到来了。
两度被破门的时候,看台上的球迷嬉笑怒骂。甚至到第二个进球的时候,我们作为远侧的场边看台都在笑着喊“越位了!我们看到了!”——没有人能从这个位置看到越位。
我一直觉得自嘲是一种最高级的勇气和幽默。
比赛结束之后,我又一次因为要赶回去加班工作而放弃了看谢场。走出体育场的时候有一些后悔,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这段有些令人疲累的连续主场要结束了,接下去将是漫长的连续客场。
赛季开始前我们就知道会是这样的安排了。很多人在说的“足不出沪”的赛程,在年初的时候就被我的朋友们称作“蓝皮快乐月”。这个3月底到4月的20多天时间辛苦但又愉快,但终究还是要过去了。接下去要迎接我们的,是连续四个月,每个月只有一个主场的日子。
比起那些别有用心的舆论,我们自己更加清楚,在一个漫长的赛季里没有什么赛程上的优势是不用付出代价的。
朋友们都开始看起了客场的机票和酒店:周六的济南好像还不错,五一的成都更是很好的目的地,之后的大连也因为球场而十分吸引人,无锡则更是近到不去有些不合适。
我总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办法去太多的客场,但连去了两年的北京依旧是一个我想要去的目的地。剩下的客场,恐怕就要各位朋友们“相聚在云端”了。
“常与你一起
乘搭最早的班机
同细赏穿洲过省之美
携带着行李 沿途寻cafe
沉迷弹乐器的这个你”
“还有各位好知己
陪我唱歌 天赐的福气
人脚极完美 从来无是非
何时何地也张开两臂”
⬇️在各个平台关注我们,获得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