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因涉嫌利用马拉松参赛资格等实施诈骗被判三年,罚款2万元

xiami (1) 2025-05-09 22:22:55

北京时间5月9日,据《检察日报》报道,自2020年起,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00后”男子林某利用马拉松参赛资格、配速员资格和耳机测评等名义在多地实施诈骗。2024年4月,在14名北京大学学生联合报案下,林某在浙江杭州被抓获,同年10月31日,经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林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林某因涉嫌利用马拉松参赛资格等实施诈骗被判三年,罚款2万元 (http://www.busunion.cn/) xiami 第1张

2024年4月11日,北京大学在读的小敏在学校中长跑微信群中,看到一位同学转发的某品牌耳机测评活动,随即通过该同学添加了林某的微信。 林某称,该耳机测评活动并不收费,但需要先缴纳1099元押金,在测评结束后会退回押金并赠送耳机。 小敏信以为真,把押金转给了林某。随后林某又向小敏介绍,当前秦皇岛和兰州的马拉松配速员都缺额,他可以帮小敏报名,但同样要先交699元和899元作为配速员免费装备的押金。

林某所说的“配速员”又被称为“兔子”,跑马拉松的经验丰富,控制速度和节奏能力强。在马拉松赛事中,配速员一般会统一着装,身上带着配速气球,以稳定的配速带领相同速段的选手一起奔跑,作为选手们的参照物。配速员是参赛者(大多数不参加成绩排名)、志愿者,更是选手的“移动计时器”。担任配速员通常可以享受免费赛事名额、组委会提供的高质量的装备及食宿福利等,这些对于跑者而言有着很大吸引力。

出于对“圈里人”的信任,小敏丝毫没有怀疑,转账并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然而,小敏一直没有收到耳机,也没有收到马拉松组委会官方的配速员入选通知。林某始终以货运不通畅等理由搪塞,后来直接不回复消息。小敏察觉不对劲,于是向耳机品牌方和马拉松组委会确认,却得到“从未组织此测评活动”“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招募配速员”的答复。小敏在与多位同学沟通后,发现同时间段竟有14名同学有相似经历。于是在4月21日,几位同学整理了大家的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一同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报案。

两天后,4月23日,警方在浙江省杭州市将嫌疑人林某抓获。2024年7月,案件被移送至海淀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面对本案多人遭遇小额诈骗的调查取证难题,海淀区检察院及时介入,联合公安机关对被害人的受骗金额进行逐一核实。

经查,配速员资格、耳机和跑鞋的测评渠道,完全是林某的虚构,骗取的押金全部被林某用于吃喝玩乐。林某只给这批受害人寄过一双自己使用过的二手跑鞋(因尺码不合被受害人退回)和一副自购耳机。 2024年4月至案发,林某在微信朋友圈发送报名马拉松配速员以及耳机测试员等虚假消息,骗取小敏等14名大学生共计33864元。

此外,2023年11月,林某自称杭州马拉松赛事招商负责人,通过其他赛事公司员工推送,添加了无锡马拉松赛事赞助商员工吕先生的微信,并在之后与吕先生就产品推广业务进行往来。 2024年1月,林某谎称自己手中有多个无锡、武汉马拉松赛事的参赛名额,可以卖给吕先生。吕先生先后转账85500元给林某,向他购买共计50个名额。 转账后,吕先生多次催促,甚至线下与林某见面商讨名额购买事宜,但林某始终推脱,未提供名额。2024年3月,吕先生在网上看到了众多网友对林某的曝光,于是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此案在移送至海淀区检察院后,与小敏等人被诈骗案并案处理。

经审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间,犯罪嫌疑人林某虚构自己具有给他人办理马拉松配速员、进行耳机内测等资格,并虚构了报名需要缴纳押金的事实, 共骗取多名被害人11万余元。 检察机关认为,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2024年10月31日,经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