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半决赛第三场,回到主场的掘金,加时113-104力克雷霆,总比分2-1取得领先。
技术统计:
穆雷27分4板8助4断、戈登22分8板5助、波特21分8板1助、约基奇20分16板6助2断2帽、布劳恩8分7板1助2帽、威斯布鲁克8分1板4助2断、沃特森7分5板2帽。
杰伦威32分3板5助、霍姆格伦18分16板3帽、亚历山大18分13板7助2断、哈尔滕施泰因10分10板4助、卡鲁索7分2板2助。
先要说一件事情,我之前总说掘金是6.5人打球,今天正式宣布: 沃特森同志,你从0.5变成了1,以后掘金是7个人会打篮球。
至于那7位球员是谁,那就是上面的技术统计。
今天,沃特森确实攻防两端都立功了,掘金以后可以用的。
这是一场非常规的比赛。
毫不夸张地说,约基奇是我心目中,现役NBA最稳定的球星,他极少有拉垮的比赛。
今天,约老师差点就沦为了战犯:全场25投8中,三分球10中0,罚球4中4得到20分16篮板6助攻2抢断2盖帽,其中加时赛得到4分送出1次助攻。
你没看错,约老师外线10中0,酒还没醒呢?
但是,竞技体育就是这样,球队赢了就行。
如果说,过去都是约老师在拖着球队负重前行,那今儿的主题就是: 掘金全员拯救大兵约基奇。
穆雷、戈登、大急拔波特,这三位。
戈登,常规时间的绝平三分,穆雷里突外投...尤其是年薪3568万美元的 波特,上一场 10中2仅得到8分5篮板的他, 今天居功至伟,一炮又一炮帮掘金续命。
今天这场球,我们更深刻感知到:拿过总冠军的球队,他们是怎么打关键球的。
经历过大赛洗礼,比赛的气质,确实很不一样。
掘金的经验,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的名句:
“暴风雨结束后,你会不记得你是怎样活下来的,但一定是当你穿过暴风雨后,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
打到加时,雷霆还是嫩。
为何会打到加时?
“头号战犯”亚历山大。
全场出战44分48秒,22投7中(三分6中1)、罚球5中3,得到18分13篮板7助攻2抢断,出现1次失误,正负值-4。
他的一顿打铁,葬送的球队的胜利。
加时赛,表现出色的杰伦-威廉姆斯摸不到球,雷霆活该输。
打到关键回合,SGA很多时候想的是要哨,哥们儿,这是在丹佛的比赛,裁判不吹的。
人家那边,穆雷的每个球都硬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从比赛的绝大多数时间的观感来说,雷霆都是占优的一方,而且是大优。
但是,并没有把优势转为胜势。
一方面,要歌颂掘金的顽强,确实有球队性格,那一个个球进得...
而从输球的一方来说,约基奇上半场都菜成那样了,你的优势也只有5分,应该是15分才对。
这给整场比赛都埋下了伏笔。
说一千道一万: SGA最后当人的话,雷霆今天就赢了。
最后想说的是:
季后赛的舞台,看谁是真球星,没别的,关键时刻把球干进去。
甭管前面都打得像屎一样,都可以忽略不计。
加时赛,约老师4分,亚历山大,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