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索索队长 FitEmpire健身领域
练后的肌肉酸痛,大家都知道,这是正常现象。
有的人甚至把它当成衡量是否长肌肉的重要指标,觉得一定要练得浑身酸痛、起不来床才心安理得,认为算是练到位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肌肉酸痛=肌肉增长? 索队今天就来唠一唠。
等不及了,索队要发车了!今天的车速比较快,大家慢慢阅读!
DOMS是肌肉生长的标志?
2011年2月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的一篇研究,是关于肌肉酸痛和损伤如何影响肌肉生长的。
研究人员把参与者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肌肉酸痛(DOMS)组
这帮人上来就被安排了非常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初期练完遭受了大量的肌肉损伤,感觉整个身体都快不是自己的了,并感到难以置信的酸痛感。
不过,慢慢适应了一两周之后,身体也开始习惯了,酸痛慢慢减轻,恢复能力也增强了。
第二组:肌肉不酸痛组
第二组在正式训练前,先是花了几周时间做好适应性热身训练,主要是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训练压力。
等他们真正开始大强度训练时,几乎没有出现肌肉损伤,连仪器都检测不到,而且这些人也根本感受不到任何肌肉酸痛感。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 两组人在结束后,肌肉最终增长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
这表明肌肉损伤和酸痛对于肌肉生长没什么直接关系,即不是必须的,也没什么特别好处,甚至也不是坏事,效果都一样。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二组在开始训练前的那几周适应阶段,肌肉其实并没有增长,因为他们做的那些热身训练强度太低,不足以刺激肌肉生长。
所以,只有当训练真的达到一定强度,不管你有没有肌肉酸痛,都会有增肌效果。
索队从研究得出的4个收获
1.肌肉损伤≠肌肉增长。
这一点并不稀奇,早就有人提出过。
真正让肌肉变大的,不是靠练到酸痛或者受伤, 酸痛只是副产品,更不是目的。
2.不能靠多酸痛来判断训练是否有效。
DOMS本身是没有问题,如果有点酸痛反倒可能是一个好兆头,说明你确实把这块肌肉练到位了。
但一定要避免严重的肌肉酸痛,比如上楼都困难、动作还变形的程度,还是别有了,这种极度疼痛反倒拖累恢复,还会影响你下次训练,得不偿失。
3.新计划建议“循序渐进”,慢慢适应刺激。
当你开始一个新的训练计划时,其实肌肉对新刺激特别敏感,轻轻一练都可能给肌肉带来新的生长信号。
随着时间推移,肌肉会逐渐适应这些刺激,变得更坚韧、更不容易受损。
所以,换换训练计划还是很有意义的,刚开始可以先做更少且强度较低的组数,慢慢让身体适应,以后再逐步增加训练量和强度。
4.想长肌肉,训练的强度是最关键。
想让肌肉变大,训练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真正刺激肌肉生长。
与其花几周时间只做简单的热身,一直很轻松,不如就从足以刺激肌肉生长的训练强度开始,让身体感受到“要变强”的信号。
所以说 ,我们健身的时候,其实不用一上来就每个动作就一直做3-4组,不如先从2组开始,慢慢适应了,再一点点往上加,最后加到4-5组。
还有,训练强度也不用一开始就整得特别狠,不用每次都练到力竭。
这样坚持训练4-8周后,身体对训练刺激已经慢慢适应了,你的增肌收益开始放缓时,你可以调整一些变量、换换花样,开始进入新的训练阶段。
这种训练方法,其实就是大家说的“周期性训练法”,特别适用于想要增长力量的朋友。
周期性训练对力量的增益
在过去的70年里,所有顶级力量训练教练基本都在搞“周期性训练”,这么流行不是没原因的。
周期性训练最早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人提出来的,他们的运动员表现得非常好,于是世界各地都开始流行这种练法。
而且相关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比如2017年10月发表在《运动医学》上的一项大型研究综述发现,进行定期训练的人平均每15周,在复合动作中就能额外提升4.5公斤的力量。
我们再看看美国著名的力量举运动员Greg Nuckols最近做的一项分析,他发现 遵循周期性训练的新手力量增长速度提高了17% ,中级水平力量增长速度提升了24%。
而且有意思的是,卧推这种动作,周期化训练的效果更明显,力量增益的速度甚至能加快50%!
除此之外,后续2022年7月发表在《运动医学》上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周期性训练真的就是让你力量增长的“加速器”。
周期性训练对肌肉生长的增益
促进肌肉生长的周期性运动有点不一样了,所以得看专门针对增肌的不同研究。
已经至少有两项研究发现, 逐步增加训练量比直接“最佳”训练量,产生的增肌效果要好得多 (Maíra C Scarpelli,2022;Júlio Benvenutti Bueno de Camargo,2023)。
因此,与其每周每块肌肉开始就做10-20 组,不如从5-10组起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往上加。
最近,2024年3月发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周只要比上周多加2-3组,坚持12周,增肌的效果就能更好。
注意,这里的“增加2-3组”是指每周训练计划中增加2-3组,而不是每次训练都加这么多,要不然谁都扛不住……
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1.你能做到事半功倍。
与其硬扛着高训练量艰难进步,不如采用周期化训练,有时可以适当降低强度和训练量,混合一些更短、更轻松的训练周,这样反而能让你取得更好的效果。
2.周期性训练还可以降低你受伤的风险。
经常换换花样,不断调整动作、组数、重量等变量,会让训练更加多样化,这样就不会反复用同样的方式冲击关节和结缔组织,从而有助于预防过度使用导致的损伤。
3.增加身体恢复的机会
此外,在进入训练新阶段之后,能给身体一个喘息恢复的机会,然后在进一步加压之前身体能变得更强壮,更有余力去应对后面的训练。
怎么减少DOMS,还能促进增肌?
如果您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肌肉酸痛和损伤,同时还想让肌肉增长效果最大化,索队建议你可以这样操作:
1.训练分阶段,每个阶段持续4到8周。
这些训练阶段基本差不多,大部分次数、重量、动作等基本类似,但最好每个阶段至少调整一两个训练变量,效果会更好。
2.使用渐进周轻松进入每个阶段
进入新阶段之后,从每次练习2组开始,然后保留2-3个次数的余力,至少在复合练习可以这样。
下一周,再增加一组,尤其是你想要重点进步的动作。
再过一两周,你还可以再增加一组,也就是做4组。
总之就是慢慢提升自己的训练强度,让一些组更加接近力竭的状态。
3.别忘了安排减载周放松一下。
每隔4-8周安排一周“减载周”,把组数、强度都降下来,并且每组距离力竭还有更大的余地。
4.你也可以 把适应周和减载周合并到同一周里 。
通过用适应周来过渡到下一个训练阶段的同时,也完成了上一个阶段的减量恢复。
这样一来,你不会有停滞不前的空档期,每周都在持续进步。
用这种方法,既能减少练后的僵硬和酸麻感,又能持续稳步让肌肉变大变强。
5. 练后及时进行营养的补充 ,既能保证肌肉的营养供应,又能保持身体的恢复。
也可以经常吃点抗炎的食物,比如姜黄粉,能对抗坏炎症。
8月 新 新 新月课
另外,如果你还想继续学习知识,也可以参与索队的 《减脂保肌课程》、《新版减脂营养一课通》 。
系统性讲解:
1、减脂时如何保护肌肉、对抗分解;
2、减脂营养/摄入到底怎么安排?
3、减脂增肌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课对我们公众号粉丝都是免费的,感兴趣可以报名!
另外,也可以进我们的知识分享群,会在里面进行一些知识分享、简单的答疑和月课通知。
以上如有需要,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