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健身动作。
试过深蹲训练的人应该知道,进行大强度的深蹲后,必然伴随着肌肉酸疼,走路也会变得软绵绵的,尤其爬楼梯的时候双腿会发软。
不过,休息2-3天后腿部肌群会得到强度,下肢力量会提升,再次训练后的酸疼感会明显下降。
而健身老者都会奉劝你:无论健身还是不健身,都要多做深蹲训练,这是为什么呢?
1、深蹲可以促睾
深蹲是典型的 复合动作 ,动员全身大肌群(股四头肌、臀大肌、核心),训练时身体会分泌大量 睾酮 (男性核心雄性激素)和 生长激素 ,促进肌肉合成,同时提升整体活力。
而睾酮水平高的人,精力更旺盛、肌肉更发达、脂肪更难堆积,有助于保持年轻状态,抵抗衰老速度。
2、深蹲可以提升基础代谢。
研究表明, 每增加1kg肌肉,每天多消耗约13-20大卡 ,而深蹲能有效促进下肢肌肉增长,肌肉量增加后, 基础代谢率(BMR) 会显著提高,意味着即使不运动,身体每天也能多消耗更多热量。
减肥的人多做深蹲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可以起到加快燃脂效率,并且瘦下来后腰臀腿线条也会更紧实(塑造翘臀、双腿更紧实,看起来显高)。
3、深蹲可以提升爆发力跟稳定性。
深蹲能锻炼下肢臀腿肌群,而这些肌肉是跑步、跳跃、冲刺的核心动力源。坚持深蹲训练的人, 下肢爆发力、平衡性、关节稳定性 都会显著提升。
对于运动员跟年轻人来说,你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中老年人可以预防膝盖损伤,增强行走稳定性, 减少跌倒风险。
4、深蹲可以提升骨密度
30岁后骨密度会逐年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摔倒骨折问题。而深蹲属于无氧运动,可以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坚持深蹲可以刺激 成骨细胞(造骨细胞) 活跃,从而 增加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让你四肢灵活、双腿更矫健。
5、深蹲可以改善腰背酸疼问题
久坐不动的办公桌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含胸驼背等问题。而深蹲需要 核心收紧、脊柱中立 ,长期训练能强化 腹横肌、竖脊肌 ,改善 骨盆前倾、腰椎不稳 等问题。
而强大的核心肌群,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如硬拉、推举更稳),消除久坐带来的亚健康问题,塑造挺拔的身姿。
如何开启深蹲训练?
深蹲的时候要注意:
初学者可以从徒手深蹲开始, 每次进行4-6组,每组15次左右,保持2-3天锻炼一次,劳逸结合,可以促进肌肉的修复跟生长。
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可以进阶为哑铃深蹲、深蹲跳跃、弓步蹲、保加利亚蹲等动作,可以进一步刺激肌肉生长,避免健身陷入瓶颈期。
#秋日生活打卡季#